通知公告

转发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厦门市经信局关于《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3/21 14:14:01 来源:本站 作者:秘书处 点击:1764次 收藏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拟遴选建设一批业务水平高、培训效果好、示范效应强的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并给予相应工作支持。现开展相关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着力构建集需求调研、课程开发、师资培养、项目实施、服务引导于一体的人才培训支持网络,促进培训资源合理配置,增强人才培养培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和覆盖面,以人才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二、申报对象及条件
        在我市注册成立的规模以上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联盟)、培训机构、园区运营机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开展内部培训、组织行业培训或对外承接培训项目的内容聚焦服务于我市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等十二条千亿产业链群人才和技术发展需求,并满足以下条件的,均可申报:
        1. 培训宗旨明确。高度重视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紧跟产业及技术发展趋势,立足我市千亿产业链群及本单位人才发展需求,制定实施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项目,积极推进产学融合、产教融合。
        2. 管理机制健全。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经相关业务指导部门认定或推荐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协作联盟等,可适当放宽),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信用良好,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有专职人员负责人才培训规划和管理执行。
        3. 师资队伍稳定。拥有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或与外部专业师资、知名培训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具备台湾及国际化产业人才培训师资、培训机构等资源渠道的优先考虑。
        4. 培训效果良好。在单位内部或对外组织开展产业人才培训的经验较为丰富,上一年度培训情况基本符合以下标准:企业对内培训人数达 70 人次以上,其中中层以上管理或技术人员不少于 25 人次;培训机构对外培训人数达 300人次以上,其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或技术人员不少于 120 人次。培训项目科学规范、针对性强,参训对象评价良好。自有培训场地、设备的优先考虑。开展有偿培训的收费应合理、符合市场规律。
    三、申报流程
        1. 申报。相关单位按照自愿申报的原则,填写《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申报表》,经主管部门推荐,报市委人才办。
        2. 初审。市委人才办联合相关部门及专家,立足我市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对申报情况进行初核。
        3. 调研核实。对相关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考察,核实单位软硬件及开展培训工作情况。
        4. 公示。通过“i 人才”厦门市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对审核合格的申报单位进行公示。
        5. 授牌。对公示无异议的申报单位,由市委人才办正式发文认定并授牌。
    四、基地主要任务
        1.根据基地承建机构属性,组织开展常态化人才培训,兼顾前瞻型、实用型、技能型等内容,强化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和分类引导,主要包括:
        企业类:发挥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的主体作用,充分立足企业和人才发展需求,面向本单位管理和技术骨干、基础人才、技能人才开展分层次培训,有条件的可面向上下游合作机构输出特色培训项目。
        高校、科研机构类:开展相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和输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培训解决方案,开展企业人才定向、“订单式”培养培训项目,促进人才培养本土化。
        行业协会(联盟)类:协助主管部门推动行业管理和同业人才培养,整合技术、人才等行业共性培训需求,充分运用政府、市场资源开展行业培训,注重产学研用融合,提高人才培训的实用性、实效性和覆盖面。
        培训机构类:运用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培训解决方案,注重培训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机制模式,促进产业人才培训供需匹配。
        园区运营机构类:针对入驻企业和园区运营团队开展公共政策、企业管理、人才服务、公共仪器使用等方面培训,降低园区企业开展人才培训的成本,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
        2.加强与市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合作交流,更好地引入和集聚优势培训资源,提升人才培训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本土化水平。
        3.加强培训工作经验总结,积极探索适应产业和市场需求、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培训模式,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授课、实践体验、网络教学、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拓宽培训覆盖面,增强培训特色和实效。
        4.受主管部门委托,参与研究制定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产业人才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相关培训项目,为政府加强人才工作提供意见建议。
    五、工作支持
        1.将培训基地作为人才工作联络点,加强政策辅导和工作协调,导入政府、市场相关要素资源,建立信息化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培训合办、平台共建,优先支持培训基地申报人才、科技等政府项目。
        2.探索建立人才培训项目立项资助机制,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培训基地承办市级急需紧缺产业人才培训项目,鼓励产业龙头企业面向同业或上下游企业开展特色项目培训,可按市场机制适当收取费用。结合“海纳百川”人才计划修订工作,对人才培训基地给予政策、资金等建设支持。
        3.支持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相关管理人员赴市外开展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入选培训基地的规模以上企业选派部门负责人、技术研发负人、技能人才等中层以上骨干对口参加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学会)1 个月以上、12 个月以内的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可按规定申请补助。
        4.开展年度优秀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培训项目评选评估,对优秀基地和项目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各类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培训基地知名度和培训项目品牌。
    六、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工作,将建设人才培训基地纳入年度人才工作重点,择优推荐 2-3家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申报(行业协会(联盟)或市场化培训机构由业务指导部门负责推荐),指导填写《人才培训基地申报表》(见附件1)。
        2.为进一步构建提升我市人才培训服务体系,请各单位认真梳理总结本系统、区域内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情况,包括政策机制、特色项目、创新载体、服务平台及问题不足等 ,形成简要报告。政策梳理请参照附件2表单。

    附件:

    1.人才培训基地申报表

    2.人才培训支持政策简明登记表


    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2019.03.21



    备注:

        请意向单位请于 2019年3月25日(周一)12:00 前将《人才培训基地申报表》《人才培训支持政策简明登记表》及相关工作报告打包发送到邮箱:xmmznzz@163.com。时间紧急,报名从速。
    协会联系人:黄先生 18106969590
    咨询电话:   刘华真 289687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火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24 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    闽ICP备2024060517号-1 |   技术支持:厦门沸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